回答1:
其实轮胎的花纹就像鞋底的纹路
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胎面与路面的摩擦力,防止打滑,试想你平时穿一双底面磨平的鞋子是什么感受,可能在湿滑路面,分分钟让你人仰马翻
因此,就有人认为花纹越深,轮胎就越好
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
花纹别太深,油耗亮红灯,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
橡胶在具有良好摩擦力的同时
也具有非常强的弹性形变能力
轮胎的花纹越深,花纹块接触地面时变形越厉害
其实这很好理解,就像长度越长的弹簧
变形程度就越大,弹性也随之增强轮胎接触地面时,它的弹性不会马上产生作用
这就需要汽车分出一部分动力来抵消
轮胎花纹过深而带来的弹性形变
从而会对汽车形成较大的阻力
影响动力输出和增加油耗
这就是F1赛车会采用光头胎的原因
热量难释放,只能互相伤害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
剧烈的摩擦,让轮胎与地面都很“恼火”
胎纹就要充当“和事佬”了
但由于深胎纹的轮胎热滞后效应更严重
这就让轮胎长时间处于较高温度的“发烧”状态
等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过早损坏轮胎
此外,过深的胎纹还会使胎纹根部受力过大而撕裂
当然,这也不是说胎纹越浅越好
轮胎胎纹需要保持一定的深度
提供良好的储水和排水功能,提升汽车的抓地力
那么,究竟该如何找到胎纹深浅的平衡点
弱化两种胎纹的劣势,增强其优点呢